4月26日是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,2022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的主題為全面開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。4月21日,最高人民法院啟動第14次“知識產權宣傳周”活動。有關負責人表示,2021年,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審理大量知識產權民事、行政和刑事案件,受理、審結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再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雙雙突破60萬件。
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林廣海介紹,2021年人民法院新收一審、二審、申請再審等各類知識產權案件642968件,審結601544件(含舊存,下同),比2020年分別上升22.33%和14.71%。人民法院審理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和典型意義的案件,如“雙飛人”商標侵權案、“香蘭素”技術秘密侵權案、“駕校聯營”橫向壟斷協(xié)議案、“空竹雜技”著作權侵權案等,彰顯人民法院保護知識產權和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決心和信心。
針對“舉證難、賠償低、成本高、周期長”等問題,人民法院通過依法積極適用證據妨礙排除、證據保全等,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;通過適用懲罰性賠償等,不斷提高賠償數額,2021年在895件案件中對侵權人判處懲罰性賠償;通過適用小額訴訟程序、普通程序獨任制、二審獨任制等制度和“先行判決+臨時禁令”等裁判方式,縮短審理周期。
民事、行政和刑事“三合一”改革穩(wěn)步推進,知識產權刑事司法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。各地法院審理一批重大案件,重點懲治假冒防疫物資注冊商標、互聯網電影盜版、侵犯關鍵技術領域商業(yè)秘密、種子制假售假等犯罪,有力維護社會公共利益,保護權利人利益。除了發(fā)布中國法院知識產權保護10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,最高人民法院還先后發(fā)布懲罰性賠償、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、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、種業(yè)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的36件典型案例。審結涉及平臺“二選一”等新類型案件,積極回應新技術、新產業(yè)、新業(yè)態(tài)、新模式知識產權保護司法需求。
據了解,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運行3年來,成效顯著,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進一步完善。目前,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部門為牽引、知識產權法院為示范、地方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為重點、地方法院知識產權審判部門為支撐的專業(yè)化審判格局已基本建成。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不斷完善,“全國法院技術調查人才庫”已收錄450余名技術專家名單,覆蓋30多個技術領域。
當日,最高人民法院先后發(fā)布《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(2021年)》、2021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。其中,江蘇省金地種業(yè)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親耕田農業(yè)產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是一起涉“金粳818”植物新品種侵權案,入選2021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;湖南亞華種業(yè)科學研究院與張楊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則入選2021年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。
作者: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李秀萍
(文章來源:中國農網)
標簽: 知識產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