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輪豬周期于2021年初進入下行期,豬價快速下行令全行業(yè)陷入虧損狀態(tài)。豬價經歷兩次探底后,產業(yè)風險得到大幅度釋放,市場對投資周期反轉的討論漸熱。
近日,大部分上市豬企披露了2021年年報及一季度報告。整體來看,由于豬價持續(xù)低迷,豬企2021年業(yè)績同比均由盈轉虧,且在今年一季度錄得業(yè)績續(xù)虧。29日晚間,龍頭股牧原股份(002714.SZ)披露定期報告,一季度虧損51.8億元,上年同期盈利69.63億元;2021年實現凈利潤69.04億元,同比下降74.85%;實現營業(yè)收入788.9億元,同比增長40.18%。
本輪周期開啟之初,上市豬企集體擴張,均制定了同比大幅增長的遠期出欄目標規(guī)模。但在周期下行期間,面對持續(xù)虧損帶來的現金流巨大挑戰(zhàn),嚴控費用支出、降本增效成為各大豬企的首要工作。
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,財通、廣發(fā)等多家公募基金已在一季度大手筆買入多家小市值豬企,進行左側布局。其中,財通基金“豪賭”金新農(002548.SZ),旗下5只產品躋身金新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股東名單。
連虧四個季度后,多家豬企暫緩新增產能投建
2021年1月起,生豬價格進入單邊下行階段,從36元/公斤左右快速下跌,最低跌破10元/公斤。其中,6月份跌到第一個低點,10月份再創(chuàng)新低。2021年內豬價在最低點時同比下跌近70%。
根據已披露的年報,溫氏股份(300498.SZ)2021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34億元,新希望(000876.SZ)和天邦股份(002124.SZ)分別虧損96億元、44.61億元。按照此前業(yè)績預告,正邦科技(002157.SZ)預計歸母凈利潤虧損182億元~197億元,若無意外,公司將成為本輪豬周期至今,虧損幅度最大的上市豬企。
今年春節(jié)后,豬價再度探低,豬糧比多次跌破警戒線,隨著國家開展多輪凍肉收儲后,近期生豬價格有所反彈。截至4月29日,全國外三元生豬價格報14.82元/公斤,較年內低點反彈約20%,但仍低于全行業(yè)盈虧平衡線。
一季度內,低迷的豬價及飼料上漲拖累上市豬企業(yè)績。溫氏股份披露豬企首份一季度報告,公司實現營業(yè)收入145.9億元,同比下降13.3%,扣非前虧損37.63億元,扣非后虧損35.98億元,凈利潤連續(xù)四個季度虧損,經營性現金流流出約4億元。
唐人神也披露了一季度報告,公司歸母凈利潤虧損1.49億元,上年同期凈利潤2.79億元,由盈轉虧;天邦股份也出現凈利潤連虧四個季度的情形,一季度虧損6.74億元。牧原股份錄得2019年二季度以來的首次單季度業(yè)績虧損。
生豬低價和成本上行壓力將帶來更大幅度的虧損。需要指出的是,2019年以來,全行業(yè)逆勢擴產,產能擴張必然帶來負債率的提升,現金流消耗將持續(xù),保證財務狀況可控是豬周期下行過程中養(yǎng)殖企業(yè)的核心要務。
如何保證財務狀況可控?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年報發(fā)現,一方面,上市豬企均在拓寬融資渠道,通過發(fā)行可轉債、定增等方式緩解現金壓力;另一方面,暫緩新增產能建設工作,謀求更精細的現金流和成本管理。
溫氏股份在最近一期調研活動中表示,公司嚴控費用成本,并繼續(xù)深入開展一系列降本增效專項活動,指標落實到崗到人,一季度總體費用控制良好,低于前期預算,降本增效效果初現。
對于二季度豬價走勢,溫氏股份預計,二季度豬價維持在較低位置的概率較大,行業(yè)產能還要持續(xù)去化。樂觀估計,2022年三季度豬價有可能進入下一輪周期的上行通道;悲觀估計,可能需要到四季度或2023年才能進入下一輪周期的上行通道。
反轉之前,公募已“抱團”小市值豬肉股
自周期進入下行通道以來,市場對反轉拐點的時間點爭論不休。有觀點認為能繁母豬去化幅度不夠、豬價探底區(qū)間拉長,從而導致豬價反轉時點向后推遲,進而認為豬周期板塊投資仍需時日。
在富國農業(yè)ETF基金經理張圣賢看來,豬周期探底階段終會結束,上行周期必然到來。從投資角度看,豬價“W型”探底期均是左側布局的機會。
“精準預測周期具體拐點的時間節(jié)點是很難的,但我們能確定的是當前就是周期底部階段,” 張圣賢對記者說,“不過,我們對本輪周期的生豬價格高點判斷相對謹慎,可能是20元~25元左右。上一輪周期去化力度很大疊加非洲豬瘟,導致此后價格反彈至35元/KG,這種現象并不常見。而當本輪周期產能去化迎來拐點,周期反彈不會太強。去化太久或會影響板塊整體的向上彈性”。
二級市場方面,年內豬板塊整體走勢跑贏股指,體現了安全邊際,但板塊內部呈現明顯分化,百億左右的小市值豬企更受機構資金青睞。
一季度內,廣發(fā)策略優(yōu)選大手筆買入4家小市值豬企,新晉成為天邦股份、唐人神、巨星農牧(603477.SH)、傲農生物(60336.SH)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,分別持股2508萬股、1719萬股、386萬股、456萬股。
財通基金對豬周期的布局力度更大。其中,財通價值動量,分別于一季度增持巨星農牧、唐人神、天康生物(002100.SH)、天邦股份739萬股、680萬股、148萬股、972萬股;該基金還新晉成為金新農與傲農生物的第三大流通股股東,分別持股1618萬股、1211萬股;新晉成為華統股份(002840.SZ)的第八大流通股股東,持股數量為448萬股。
財通基金“豪賭”金新農,旗下5只產品全部新晉為金新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,合計持股超4154萬股。
值得一提的是,財通基金旗下的科創(chuàng)主題基金也買起了豬肉股。財報顯示,截至一季度末,財通科創(chuàng)主題3年封閉運作分別新晉成為金新農和華統股份的第八大、第十大流通股股東。
相比之下,傳統大市值豬企卻鮮有機構問津。截至一季度末,尚無任何一家公募基金新晉成為溫氏股份、牧原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。
北向資金一季度對豬肉板塊的操作頗為活躍,對大小市值豬企均衡布局。繼上年四季度增持溫氏股份3906萬股后,一季度北向資金再次加倉1223萬股。并對天康生物、唐人神等多只小市值股進行增持。
在張圣賢看來,小市值豬企的成長性或更值得期待?;乜瓷弦惠嗀i板塊集體上漲行情,指數成份股中的部分龍頭大市值票兼具成長性和周期性,即擴張產能后的出欄規(guī)模增長和豬肉價格波動,帶動龍頭股股價上漲。眼下,頭部豬企擴產空間有限,成長性相對弱化,出欄增速更高的小市值豬企業(yè)績對價格彈性更敏感。
(文章來源:第一財經)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