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中新網(wǎng)拉薩7月29日電(記者 孫自法)中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(青藏科考)“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影響”分隊2022年夏季科考任務7月29日從西藏拉薩啟程,28名科考隊員分乘9輛野外科考車沿青藏高原南線奔赴阿里,從北線經(jīng)羌塘高原返回拉薩,將在約一個月內(nèi)進行60多處科考點的綜合野外調(diào)查、采樣、跨學科研討交流等工作。
第二次青藏科考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影響分隊領隊、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侯居峙研究員介紹說,本次綜合科考主題為“青藏高原人地關系綜合考察”,科考隊員以該所科研人員、博士后、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等為主組成,專業(yè)領域覆蓋古生態(tài)、古環(huán)境、古地理、考古、大氣、植被、地質(zhì)等諸多研究方向。
此次科考行程從拉薩出發(fā)后,將在西藏自治區(qū)自東向西、由南向北依次推進,途經(jīng)市縣及鄉(xiāng)鎮(zhèn)主要包括浪卡子縣、江孜縣、康馬縣、亞東縣、日喀則市、拉孜縣、昂仁縣、薩嘎縣、仲巴縣、札達縣、噶爾縣、日土縣、革吉縣、改則縣、措勤縣、尼瑪縣、班戈縣、安多縣、那曲市、當雄縣等,最后再返回拉薩,整個行程超過5000公里,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。
侯居峙指出,這次科考行程中,將分別對羊卓雍錯、嘎拉錯、多慶錯、沖巴雍錯、瑪不錯、浪錯、昂仁金錯、打加錯、打加芒錯、公珠錯、瑪旁雍錯、拉昂錯、夏達錯、結(jié)則茶卡、班公錯、別若則錯、達熱布錯、扎日南木錯、當惹雍錯、當穹錯、達則錯、錯鄂、色林錯、巴木錯、江錯、茲格塘錯等近30個高原湖泊,對江孜宗山古堡、瑪不錯遺址、廓雄遺址、卡爾東遺址、古如江寺、曲龍遺址、古格王國遺址、曲踏遺址、格布賽魯遺址、皮央東嘎遺址、切熱遺址、夏達錯遺址、日姆棟巖畫、梅龍達普遺址、穹宗遺址、尼阿底遺址、當雄吐蕃墓地、邱桑遺址等近20處古跡遺址,以及江孜縣特提斯喜馬拉雅北帶地層、康馬縣片麻巖及圍巖、亞東喜馬拉雅淡色花崗巖、南木林縣烏郁盆地、日喀則恰布林地區(qū)大竹卡礫巖、拉孜縣柳區(qū)盆地柳區(qū)礫巖、達格架噴泉、薩嘎縣桑單林剖面、岡仁波齊、札達盆地、日土宗、倫坡拉盆地、班戈盆地等10多處青藏高原特色地形地貌,進行全面、深入的科學考察工作,以對青藏高原地區(qū)古生態(tài)與人類適應研究項目提供更多第一手資料,在此基礎上取得更多科研成果。
侯居峙表示,這次科考行程最大特點是多學科交叉綜合,在科考過程中展開頭腦風暴、思想碰撞,從不同學科角度解讀人類生存歷史及影響,預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探查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跡分布、考察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與農(nóng)業(yè)傳播歷史、研究歷史時期人類文明發(fā)展過程,并考察人類生存環(huán)境的演化過程,深入理解不同時期人-環(huán)境相互作用,形成高寒文明理論。
他強調(diào),本次青藏科考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影響分隊人員規(guī)模比較大、考察行程遠且范圍廣,同時,高原地理環(huán)境惡劣、天氣復雜多變。對此,科考分隊前期已成立后勤保障組,精心做好充足準備,并制定相關應急預案,相信會保障科考工作順利開展。
據(jù)了解,8月下旬前后,中國第二次青藏科考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影響分隊完成2022年夏季科考任務后,將在拉薩進行整理野外科考裝備、郵寄科考樣品等工作,除部分科考隊員接續(xù)參加其他主題青藏科考任務外,科考隊員都將返回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開展樣品分析等相關科考后續(xù)研究。(完)